来源:山丹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日期:2025-07-29
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咽喉要道,是区域物流运输的重要节点。在山丹县的公路网络上,货车司机们日夜穿梭,他们既是物流运输的“主力军”,也是城市运转的“摆渡人”。随着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,全县共有货车司机1266人,其中党员货车司机191人。山丹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娱乐老虎机:新业态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创新打造“聚力同心·路砺前行”党建品牌,以“1226”工作思路为抓手,让党旗在货运一线高高飘扬,让暖心服务随车轮一路延伸。
强组织,“流动堡垒”筑牢红色根基
“以前跑长途,组织生活总耽误,现在有了流动党员党支部,线上就能参加学习,心里踏实多了!”党员货车司机王师傅看着手机里的“云端党课”,感慨不已。
针对货车司机流动性强、分布分散的特点,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构建“行业党委—流动党员党支部—党员货车司机”三级组织体系,成立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和1个网上党支部,将全县191名党员货车司机全部纳入动态管理。通过“运政系统数据+党员信息比对+上门摸排”的方式,建立企业、司机、党员“三本台账”,选派4名党建指导员“一对一”联系指导,确保党员“流动不流失、离乡不离党”。
“党组织建在车轮上,我们就有了‘主心骨’。”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说。如今,党员货车司机带头参与安全运输、志愿服务,成为货运行业的“红色领头雁”,让“最活跃的流动群体”变成了“最可靠的先锋力量”。
搭平台,“暖心驿站”架起连心桥梁
寒冬腊月,货车司机李师傅驶入G312线山丹服务区党建阵地,边喝热水,边给手机充电,还免费领到了暖手宝。“跑了大半个中国,就这儿的驿站最贴心!”他笑着说道。
行业党委践行“1226”工作思路中“搭建两个平台”的要求,联合总工会、企业打造党建服务阵地2处,整合“司机之家”“新业态劳动者驿站”资源,形成“一站式”服务矩阵。驿站里,微波炉、应急药箱、充电插座等设施一应俱全,提供休息、餐饮、物流信息查询等服务,真正实现“冷可取暖、热可纳凉、累可歇脚”。不仅如此,通过“陇原红运”党建信息平台和党支部微信群,司机们能随时收到学习资料、行业政策,还能在线反映诉求。
2022年以来,累计开展“夏送清凉”“端午送粽”等活动20场次,慰问货车司机200余人次,让奔波的旅途充满“家的温暖”。
聚合力,“红色引擎”驱动共治共享
“您好,这是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单,麻烦您帮忙留意小区楼道的杂物堆放问题。”外卖骑手变身“网格员”的故事在山丹县早已屡见不鲜,如今,党员货车司机也加入了这支队伍。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引导党员货车司机发挥“走街串巷、熟悉路况”的优势,组建“党员志愿服务队”,聘请5名党员货车司机担任兼职网格员,化身政策宣传员、社情民意收集员和群防群治信息员。货车司机们在运输途中也随手拍下道路隐患、环境卫生等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,成为了城市治理的“移动探头”。
“上次我反映的城东快递物流配送中心门口路面坑洼问题,三天就解决了,现在开车踏实多了!”货车司机赵师傅说道。这得益于行业党委建立的“货车司机—党员司机—流动党员党支部—行业党委”诉求直通机制,2022年以来,已解决道路维修、证件办理等诉求40件,真正让“车轮上的声音”有人听、有人办。
促发展,“党建品牌”激活行业动能
“党建不是虚功,是真真切切的生产力!”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负责人介绍,通过党建引领,全县货运量大幅增长,货车司机们的收入稳中有升,丹马油脂、精海小朱瓜子等本地特产通过货车运往全国,带动了产业链发展。
如今,“聚力同心·路砺前行”行业党建品牌越擦越亮,党员司机带头遵守交通规则,降低事故率;“红色驿站”里,货车司机们常向各地的货车司机们聊着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土特产,成了家乡的“代言人”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落实落细‘1226’工作思路,让‘红色堡垒’更坚固,让货车司机的获得感更足,让行业党建品牌成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‘新引擎’!”行业党委书记褚鸿云坚定地说道。
车轮不停,服务不止;党旗引领,一路向前。山丹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正以党建为笔,在山丹这片沃土上书写着“聚力同心·路砺前行”的新篇章。(山丹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 黄玉)